尽管近年随着高考扩招政策的实施,高考录取比率逐年提高,但每年总还会有一些考生不能跨过入学录取分数线这道“硬杠杠”。为此,这些高考落榜生家长呼吁给孩子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,他们相信“总有一道属于孩子的彩虹”。
今年17岁的马玲是四川省内一所重点中学文科班的应届毕业生,曾被学校列为冲刺国内一流高校的苗子重点培养。
“高考前,玲玲两次模拟考试成绩都在630分左右,按往年高考提档线,考上她一直梦想的复旦大学没有问题。”马玲妈妈告诉记者,“没想到考试前一天,因过度紧张,玲玲没休息好,发挥失常,考了585分。”
虽然没有机会入读心仪的高校,但凭着这样的高分,马玲上一所二流重点高校应该不成问题。
“没想到一本分数线出来后没几天,女儿突然跟我们说要复读一年,非复旦大学不上。”一向独立、有主见的女儿作出的坚定选择令马玲父母考虑、挣扎了很长时间。“我们相信女儿的实力,但是复读之路太辛苦了,孩子要承受很多压力。而且高考存在一定风险,谁能保证孩子下次就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呢。”带着担心和心疼,马玲母女进行了多次长谈。
“我们劝玲玲先读一所一般重点高校,4年后考研,还有机会考进一流大学。没想到女儿反过来安慰我们说,这次的挫折是人生中的一种历练。她想为自己的理想再拼搏一次,不管结果如何,只要认真努力地去奋斗过了,她都不会后悔。”
女儿的一席话抚平了马玲夫妇心中的不安和焦虑。“女儿长大了、懂事了,我们尊重女儿的选择。风雨过后,就能看到晴天和阳光。”马玲妈妈说,“孩子以后走入社会,会遇到更多的挫折和困难。看到玲玲能直面高考失利的事实,并且勇敢地应对人生中的挑战,这是我们最感欣慰的地方。”
“条条大路通罗马,一条路走不通,还可以寻找另外一条。”虽然性格内向、学习成绩并不出众的孙洁高考落榜了,但孙洁的父亲却表现得平静如常。“高考是一场淘汰赛,有人成功晋级取得最后的胜利,就有人被淘汰出局。孩子已经尽力去学习、考试了,我们不想再强迫孩子必须去复读,一定要拿个本科文凭回来不可。”
在开了两次家庭会议后,父亲决定让孩子进一所省内的民办学校,就读孙洁擅长的、目前就业前景较好的外语专业。
父亲开明豁达的态度让孙洁走出了高考失败的绝望和沮丧。“我特别感激我的父亲。在考虑要不要复读时,爸爸跟我说:‘别在乎别人的看法,你作出任何决定我们都支持你。我们想要的是一个心理健全、健康成长的孩子,不想你被考试压垮。’”说起父亲对自己讲的一番贴心话,瘦小、腼腆的孙洁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。
“三百六十行、行行出状元,成才的途径不只‘挤高考独木桥’这一种。”许多考生家长如是说。
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进步,国内教育方式、升学渠道不断多元化,家长对待高考的态度也更为理智和开放。
高考已不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。与改革开放前相比,落榜考生和家长们面临的机会更多、选择面也更宽。复读、就业、留学、进民办学校、参加自考和成考……可以挑选的出路更加多样。许多落榜生的家长会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和家庭实际情况,选择更适合孩子发展的道路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