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州区将用3年时间跃升成为本市教育新高地。昨天,《通州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支持计划(2017-2020年)》正式发布,这是本市首个专为一区定制的基础教育升级计划。从今年起到2020年,通州区基础教育将成为北京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,一边通过集团化办学等培育一批本地优质品牌学校,一边借力引入区外名校。31所通州校已与北京第一实验小学、北京八中等31所城区优质校结成“兄弟校”。目前,通州区教委正在加紧制定“计划”推进方案,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。
新建12所幼儿园和学校
本月,由市教委统筹,协调有关区教委和北京第一实验小学、和平里四小、北京八中、北京十二中、北京陈经纶中学等31所优质学校与通州区中小学建立了手拉手关系。这些“兄弟校”将共享课程资源、学科教研、教学管理、校本科研和德育工作等方面资源,城区校将对通州校开展一对一对口支持。
还有一批区外名校将直接在城市副中心落户,在行政办公区及周边地区引入北京一幼、黄城根小学、人大附中等城区优质教育资源,先期规划建设12所幼儿园和学校,其中包括幼儿园7所、小学3所、中学1所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。通州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将努力实现规划一所、建成一所、达标一所、办好一所的目标。”
市教委还将推进在京高校、教科研部门、民办教育机构和外教支持通州区中小学发展;支持北京师范大学、首都师范大学、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在通州办附属学校、实验学校。一座国际一流的特殊教育中心也将落户通州,该中心将集教育、康复、人才培养、医教研发于一体,服务于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区域,功能辐射全市及津冀地区。
本区特色校将获专项支持
通州既有的中小学也将“抱团”升级。市级将予以一定财政支持,并提供政策保障,重点培育潞河教育联盟、运河教育联盟、永乐店教育联盟3个教育联盟,以及中山街小学、北京小学通州分校、运河小学、东方小学分别牵头的4个学校发展共同体,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,扩大优质教育资源。
通州特色文化将成为该区优质品牌校“标配”,具有通州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库将建成。通州区将推进学校文化建设,同时设立本地优质校专项支持计划,在人、财、物等方面加大对通州本地名校的支持力度。一个百年老校提升计划也将启动。本市将协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、中国音乐学院、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支持张家湾中学强化艺术、体育办学特色。
市教委、通州区教委在招生政策、教师编制与管理、课程与教学改革等方面也将赋予通州本地优质校更大自主权。本市将支持通州区运河文化带的挖掘和开发,建立具有通州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库,通州区中小学、幼儿园也将统筹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。
建专家库提高办学水平
本市根据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实际需要,将通州区确立为北京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,将统筹在京高校、科研机构、社会力量和城区优质教育等各种资源,依托北京基础教育研究基地,建立支持通州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智囊团、专家库,大力支持通州区在育人方式、办学模式、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。
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将逐步实现“标准化”。作为全国实验区的海淀区将派出区教委、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口支持,在通州区开展学校管理诊断,组织开展培训,引领学校规范化管理。
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则将通州区所有农村学校纳入实施范围。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专家团队将开展入校诊断,逐一制定教育质量改进计划,开展“一校一策”精准支持。
高校、社会力量也将参与到通州区小学体育、美育发展,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计划有望扩容。本市将加大对通州区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指导,积极支持通州区中小学生开展学工、学农、游学等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,为通州区中小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创造条件。
中考改革实验获优先支持
通州的中小学生还将享受到一些定制“政策”。比如该区将扩大1 3培养试验范围,更多通州普通校初二学生参加面试后,有望直接升入优质试验校,一口气完成初三到高三的学习。
本市还将优先支持通州区优质高中开展自主招生、集团内直升等中考改革实验。优化教育供给模式,支持通州区开展学区制改革、九年一贯制办学改革,积极探索十二年一贯人才培养模式,促进学生培养方式的系统化和多元化。
通州区高中学校也将逐步建设高质量、有特色、可选择的课程资源,结合学生不同发展需求和学科特点开展选课走班。有关部门还将支持通州区引进外籍教师参与英语教学改革,并请他们为农村地区英语教师进行培训。(记者 刘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