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校采取多种形式督促学生参与健身活动-j9九游会登陆入口

    搜 索
    高校采取多种形式督促学生参与健身活动
    2018-12-04 13:23:00 来源:人民日报  作者:
    关注东北网
    微博
    qzone

      不久前,南方一所高校为改善学生体质,要求学生每天走路步数达1万步以上,或在体育场馆锻炼不少于40分钟,而且每周锻炼需达标5次,未完成者将扣除体育成绩的10%。这项体育作业起到了督促大学生锻炼的作用,但有学生反映,为完成“任务”,不少同学用“摇步器”刷步数。

      积极投入健身活动,增强自身体质,在当下的大学校园里,想让大学生做到这些的确不容易。在操场固定点打卡刷脸、运动应用软件随机规划路线、日行万步数据考核……为了让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,高校可谓用心良苦。如何让大学生心甘情愿进行锻炼,提升身体素质,仍是个待解的难题。

       提高体育认识,增强健身观念

      数据显示,我国大学生体质不容乐观,肥胖率持续上升,每5年就提高2%到3%。去年发布的《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》中显示,大学生体质虽然下降速度趋缓,但仍呈下降趋势。之前教育部发布的30年来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变化情况也表明,大学生在爆发力、耐力、力量等项目上的表现甚至不如中学生。

      这与北京建筑大学体育部副主任施海波见证的变化如出一辙,“十几年前,我们学校的操场利用率很高,到处都是踢球、跑步的学生,现在却是空空荡荡,锻炼的人数不及之前的1/10。”为了让学生走到操场,北京建筑大学也没少费心思,施海波回忆说:“以前学校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,发早操票,学生们早上7点领一张,跑到终点换一张。老师每周或每月收一次,清点数量,工作量巨大,这种方法坚持不了多久,督促锻炼的作用也就失效了。”

      随着时代发展,高校督促学生参与课外锻炼的方式也不断进行“科技升级”,但由此出现的“偷懒”也更新换代。在一些用跑步软件记录长跑数据的高校,存在一个人装多部手机代跑的情况。为了避免线路和时间完全重叠被认定为无效成绩,一些代跑者一边跑步一边甩动手中的手机,从而让线路出现偏差以蒙混过关。如果没有真正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,只靠技术手段升级考察方式,就达不到督促锻炼的目的。

       引入管理系统,督促定时运动

      目前在高校,不重视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不在少数。

      如今,北京建筑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首都医科大学、华中农业大学、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都在操场上引入了阳光体育管理系统,也就是俗称的“室外考勤机”,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去打卡,累计的次数占体育课成绩的一定比例。由于考勤机有拍照功能,无法冒名顶替。施海波说:“手机应用软件容易出现替跑的情况,而且也存在信息泄露和隐私安全的问题。安装室外考勤机这种形式让运动场所相对固定,确保了出勤率。虽然有学生只是去操场溜达一圈,但毕竟让他们离开了宿舍,融入锻炼的氛围。”在锻炼时段里,学校所有的体育器材都向学生开放,并且相关部门商讨,希望尽量能把下午第七和第八节课的时间空出来,留给学生锻炼。

      首都师范大学并未强制学生进行课外锻炼,但体测的压力却让学生不得不重视起来,男、女生要分别完成2100米和1800米的长跑。该校大三学生高珊珊说:“较为严格的通过条件,确实会增加大家对体育的重视程度,不过,临阵磨枪的情况还是存在的。”

       营造运动氛围,培养锻炼习惯

      如何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?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给出的建议是:“要从规章约束逐步递进到氛围带动,让学生动起来。”

      在刘波看来,用手机软件督促学生跑步只是手段之一,他更看重氛围的营造,“大一新生从15时55分到19时20分不排课,以督促他们养成锻炼习惯。有体育特长的研究生走进本科班,带领新生进行体育运动。清华的学生要形成一种习惯,在那个时间段,就要放下书本、离开电脑,到体育场馆中出出汗。”

     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王一民认为,课外体育锻炼本来是体育教学的课外作业或实验,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他建议,大学体育必须以培养学生锻炼习惯和增强体质为中心进行改革,把课外体育锻炼健身纳入体育学分制管理。

    责任编辑:王蕊
    图片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新版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新版,我们立刻删除。
    频道推荐
    • 2021/01/04
    • 2021/08/29
    • 2021/08/27
    • 2021/08/27
    ")); "));
   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