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《钱江晚报》报道,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在家长的自发倡导下,推行了“周末家长陪学制”。一学期以来,周末只要有少数学生选择留校自习,就会有家长利用来陪读。当然,这一举措的前提是“家长志愿,学生欣受”。
“陪学制”在国内并非什么新事物,许多学校的“校园开放日”“亲子课堂”等,都带有此类性质。但衢州一中显然走得更远,在形式上,它不是运动式、表演式的作秀,而是化作自身管理秩序、教学结构的有机组成,“家长”作为一支新的力量,在“师”与“生”、“教”与“学”的传统权力格局、角色关系上,起到了补充和再平衡的作用,有时候也可充当“增稠剂”或“缓释剂”,强化或对冲诸多来自教学和生活中的责任与压力。原本周末孤单的学生现在也有了“意外惊喜”,依“山”可靠的欢欣与暖意。
从格局上看,“陪学制”诞生并不是学校主观意志强加的结果,恰恰相反,其来自于微信圈的家长联盟,来自于民间的理性诉求。可以说,正是新媒体时代,放大了家长的声音,并在第一时间将诉求传递到决策者那里。这与下发意见、收集信息、开会听证、取得共识的模式截然不同,信息效率、行政效率大大提升。另一方面,在这一事件中,我们看到管理具有广泛的民主特征。学校在惯常思维中发现和考虑不到的问题或需求,换做家长的立场看,分分钟就找到了。也就是说,当教育的民主真正得到激发时,教育的智慧也就被唤醒了。
教育民主的最大特征,除了像杜威说的抱有最广泛的“儿童中心”立场之外,中国古老智慧中提到的“稀言自然”(减少人为的折腾,尊重教育本身规律)更是一种大智慧、大格局。学校意志的“弱化”,学校控制的“软化”,实际上是一种集众智、开言路、行新政的管理出口。小小的一次教育民主化尝试,我们看到的是学校有意成全的善意。学校打开自习室、教室、休息室的大门,接纳家长共同参与(哪怕仅仅是陪伴)管理,看似增加了管理成本与负担,但得到的学情反馈、教情反馈,以及家校信任与教育资源的隐性增值、学习生态的良性循环等,都是民主化带来的可观“红利”。
当然,“陪学制”在具体操作上,也要辩证看待。由于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接受父母坐在邻座,这个“最熟悉的陌生人”带来的是缓缓的温情,还是略带尴尬、羞涩的心神不定,往往与具体的家庭文化、亲子关系、教育方式等有关,学校务必需要做好“双方自愿”的基础工作,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,反而得不偿失。(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金沙中学教师)
《中国教育报》2018年01月11日第2版版名:中教评论
-
2021/01/04
-
2021/09/07
-
2021/09/02
-
2021/08/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