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报3月5日讯 随着低龄留学的兴起,中国家长的陪读大军已经“驻扎”到海外。海外陪读,有哪些奇特经历和鲜为人知的故事?日前,记者采访了一位冰城母亲,听她讲讲在美国陪读的真实经历,以及陪读时感受到的教育观念碰撞。
开启“候鸟模式”
办旅游签证轮流陪孩子读书
3月中旬,哈尔滨的林霞(化名)又将像候鸟一样飞到美国,陪儿子小峰和他的两个小伙伴读书。自从小峰2015年9月到新泽西州的一个小镇读初中,林霞就开启了这种“候鸟模式”。
“其实去美国留学,理论上讲父母是不允许陪读的,留学期间一般由留学生在当地的亲属或学校指定的监护人代为看管。可是我们的孩子才十四五岁,特别是我儿子生日小,到美国留学时还不到14周岁,我这个当妈的实在是不放心!”林霞告诉记者,她的儿子是和朋友的孩子一起搭伴出国的,出国前她们又通过朋友,联系到一个15岁的孩子。三个忧心忡忡的妈妈索性“抱团取暖”,办理旅游签证,轮流赴美陪孩子们上学。
凭旅游签证一般可在美国待6个月,但为了保险起见,三位妈妈每人只在美国待3个月。“我有个朋友也在美国陪读,待满了6个月,结果第二年办签证时,只允许她在美国待两个月,当时就崩溃了!”林霞解释说。
碰撞1
家庭教育有别一母亲竟想托人帮15岁儿子挤牙膏
在哈尔滨,林霞是一家企业的老板娘,经常指挥员工干活。到美国陪读,她要同时扮演多种角色,既是保姆又是司机,有时还得当心理老师。孩子们租住在一个别墅里,她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准备早餐、打扫卫生,把在国内不常干的家务活儿全干了个遍。但这些对她来说,还不是最难的,三个孩子都是独生子女,很有个性,平时受的家庭教育也有所不同。
比如三个孩子中,有一个15岁的男孩,自理能力很差。在国内,父母每天早晨会把他要换的衣服,包括内衣内裤放在床头,并提前挤好牙膏、倒好刷牙水放在洗漱间里。那位男孩的妈妈嘱咐林霞,她儿子在国内就是这样长大的,希望另外两位母亲去陪读时也能这样照顾,林霞当场就告诉对方,“这不可能!孩子都15岁了,必须培养他的自理能力,否则到美国求学只能是活受罪。”
起初,听林霞这么说,那位母亲有些不悦,可后来在林霞的坚持下,他们渐渐接受了。此外,孩子们刚去时对美国的求学生活不太适应。有时由于没有大人的提醒,学校的各项作业和活动,往往记不清楚。有一个周末,大家正一起吃早饭,一个孩子突然想起来,学校9点钟有个活动。当时距离活动开始只剩下几分钟了,而开车去需要一个多小时……
后来,三位母亲和孩子们进行多次沟通,甚至买来专门的记事本,要求孩子记下每天要做的事。经过一年多的磨合,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了很多,逐渐喜欢上了留学生活。
碰撞2
学美国孩子闹独立女孩买机票要独自跨州选高中
林霞在美国陪读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。美国小镇的街区地广人稀,没有车几乎寸步难行。有一回,林霞因为开远光灯被警察拦下,她正准备下车跟警察好好解释一下,同车的闺蜜一把拽住她,提醒道:“这是在美国,现在天黑了,你下车警察可能会以为你要袭警,他们是会开枪的!”林霞惊出一身冷汗。可这与她陪伴三个孩子受到的惊吓,只能算九牛一毛。
林霞的儿子比较好动,到美国第二天,他闲来无事去院里踢足球。从楼上下来,孩子一边走一边踢球,林霞正要提醒儿子,只听“咣”的一声,儿子把薄薄的墙壁踢出个大窟窿。她气坏了,立刻对儿子吼道:“这是在美国,你让我上哪儿去找瓦匠!如果房主知道我们把房子弄坏了,会被扫地出门,而且我们的行为会被房屋管理部门记录,周围的人也不会把房子租给我们。”
三个孩子正处在青春期,照顾起来格外难。有一天下午,一个女孩突然告诉林霞,她打算到其他州的一所学校读高中,想先去考察一下,飞机票已经订好了,一个半小时后起飞,希望林霞能送她去机场。“我当时就吓坏了,一个15岁女孩独自外出,如果发生什么意外,我怎么跟她的父母交待。”于是,林霞郑重地告诉女孩,只有征得她父母的同意,才能送她去机场。
“现在国内是午夜,我是临时决定的,没来得及告诉他们,我的美国同学是独自去外地考察学校的,我为啥非得征得父母同意!”这个女孩很不满,但林霞最终也没让步,她跟记者感慨道:“到了美国,中国的孩子会学着美国孩子的样子要独立,家长很容易与他们产生矛盾。”
碰撞3
成功理念不同“幸福感更强才算超越上代人”
由于英语口语不好,林霞在美国很少与人交流,甚至连电视也很少看,基本没啥娱乐活动。“美国有很多果蔬,我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,也看不懂说明。有时孩子们上学了,看着忙不完的家务,我会忍不住流眼泪,也曾怀疑自己这样的选择到底对不对。”不过林霞说,每天下午两点半孩子们放学时,看到他们未被课业所累的灿烂笑容,她感到非常欣慰,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
此外,美国的家长会也让林霞印象深刻,不仅桌上摆着各种美食,而且老师会温和地跟家长们交流,更像是在开茶话会,“在美国,老师永远不会告诉家长,孩子在班上排多少名,或者孩子如何淘气,他们不想让孩子们感受到压力。”老师和家长一起平等地帮助孩子成长,遇到任何问题都商量着办,这让中国家长感觉很满意。
林霞说,送儿子去美国读书,她最大的感触是理念上的差异,“咱们总觉得,孩子一定要比上一代强,最好是学历、职位、工资都比父母高,才叫超越了上一代人。而在美国人眼中,孩子能健康成长,幸福感比父母强,才算是一种成功的超越。”